♣ 教师简介
2003年7月获四川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2008年6月获四川大学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毕业后至今在西南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凝聚态物理与知识产权,主持或参加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项目、四川省专利实施项目等10余项,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SCI、EI源刊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
♣ 教师寄语
希望您在学习和科研工作中能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做出新成果,开辟新天地。
♣ 研究领域
主要科研方向为凝聚态物理与状态方程、亚稳材料与相变动力学、冲击波与爆轰物理;研究兴趣还包括知识产权创新方法、成果转化等领域。
♣ 招生专业
招生类型
学院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专业类型
专业方向
硕士
物理
070200
物理学
学术型
03.等离子体物理
硕士
物理
070200
物理学
学术型
03.等离子体物理
硕士
物理
070200
物理学
学术型
03.等离子体物理
硕士
物理
070200
物理学
学术型
03.等离子体物理
硕士
物理
070200
物理学
学术型
03.等离子体物理
说明:硕士招生专业是由导师本人填写的,可能有部分老师没有设置,但不代表不招收硕士。
♣ 招生要求
欢迎本科为物理学、应用物理等理工科专业方向的同学报考。
♣ 教学经历
在本科教学中,主要承担大学物理实验相关教学工作,包括大学物理实验AⅠ、大学物理实验AII、大学物理实验MI、大学物理实验MⅡ等。还承担法学专业《知识产权法》课程相关教学工作。
♣ 教学成果
连续多年承担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和大学生个性化实验项目等指导教师,2018-2020年指导SRTP国创项目2项,省创项目2项,校级项目2项,国创项目验收优秀1次,并代表学校参加国家SRTP成果展览。学生作为主要发明人申请专利30余项,发表论文10余篇。2019年,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了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该项赛事为学校的A类竞赛,最终获得二、三等奖各1项的成绩;指导学生参加了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创新方法应用大赛,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最佳人气奖1项;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了第三届西南地区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最终获得团体二等奖2项,最佳反方奖1项;指导学生参加了第一届四川省高校创新方法应用大赛,获得一等奖1项;同年获得西南交通大学优秀指导教师奖。注重对学生创新方法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努力尽到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