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征教授在信息理论与编码、专用无线通信领域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相关研究领域发表论文120余篇,包括本领域上国际顶级期刊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影响因子9.903)、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magazine(影响因子9.092)等期刊上70余篇(其中一区、二区期刊论文40余篇),其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2018年有2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其论文成果“Key techniques for 5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rchitecture”被IEEE Spectrum、National Science Review (国家科技评论)、EurekAlert、ScienceNewsline等知名科学刊物和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并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论文成果”A Fixed Low Complexity Message Pass Detector for Up-link SCMA System (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etters, 2015)”是关于未来5G移动通信系统可能采用的稀疏编码多址接入的首篇刊物论文,具有引领效应。他于2011年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称号,2008年获四川省青年基金,2015年获得中国电子学会信息论青年新星奖。在科研项目方面,他目前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铁路无线通信抗干扰理论与方法研究”,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6项,四川省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四川省青年基金、霍英东基金等省部级项目10余项。
目前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瑞合作项目、港澳合作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俄政府间例会项目等一系列国际合作项目。在信息理论和通信领域内具有较高的国际化学术水平,2017年1月他获得欧盟研究理事会“Seal of Excellence”奖。 2018年,获欧盟玛丽居里学者荣誉称号。他从2014年起担任了通信领域国际权威期刊IEEE Communication Letters编辑,并于2016年获IEEE颁发的“最佳编辑奖(The Best Editor Award)”, 目前继续担任该期刊的高级编辑。2018年他担任了IEEE Journal of IoT (JCR 一区期刊)客座编辑。申请人具有具有丰富的海外经历,2008年他获得“中英优秀青年基金”并被英国Lancaster大学聘任为访问研究员,也是瑞典皇家理工学院(KTH)访问研究员。他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管理工作,从2009年起,他担任了IEEE 成都分会信息理论专委会的副主席,并从2018年起担任IEEE通信学会成都分会主席的主席。此外,他还担任了多个国际学术会议如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Networking (WCNC2014),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ing and Mobile Computing (WiCOM 2010、2011)、Wireless Internet Conference (Wicon 2011) 大会程序委员会委员,Asia Pacific Signal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ssociation (APSIPA,亚太信号与信息处理学会)程序委员会委员等学术兼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