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简介
艾长发,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1998年获西南交通大学交通土建工程(铁道工程方向)学士学位,2002年获西南交通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硕士学位,2008年获西南交通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博士学位。1998年至今从事道路工程方向的科研与教学工作,2008年被评为副教授,2009年担任硕士生导师;2016年被评为教授,同年担任博士生导师。2013年4月~11月、2014年7月~12月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受邀担任国内外多个学术刊物等审稿人,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教育部优秀学位论文网评等专家。2000年以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项、校基金项目3项、产学研合作项目10余项,主研和参研完成了基金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14篇、EI论文14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获奖4项。对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理论与新材料应用技术、路面施工与维护技术等方面进行过系统研究工作。
♣ 研究领域
1、路面结构与材料设计理论;
2、路面新材料研发与应用。
♣ 招生专业
招生类型
学院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专业类型
专业方向
博士
土木
082301
道路与铁道工程
学术型
04.路面综合设计理论
硕士
土木
082301
道路与铁道工程
学术型
04.路面结构理论与新材料
硕士
土木
086100
交通运输
专业型
04.路面工程
硕士
土木
085900
土木水利
专业型
03.道路与铁道工程
说明:硕士招生专业是由导师本人填写的,可能有部分老师没有设置,但不代表不招收硕士。
♣ 招生要求
品行端正、踏实肯干、爱好路面工程及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交叉方向。
♣ 教学经历
主讲本科生课程:1、道路几何设计;2、路基路面工程;3、公路工程C;4、公路工程CAD;5、线路工程基础;6、道路建筑材料;7、道路工程。
主讲研究生课程:1、高等级公路施工与维护技术;2、路面结构与材料设计理论。
♣ 科研团队
一、实验室介绍
“道路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于2011年7月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厅批复成立,依托西南交通大学在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地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上的优势而建设。现任实验室主任为邱延峻教授。 实验室重点结合四川省复杂的自然地理和气候环境,致力于开展道路工程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和直接服务于四川省经济建设的关键工程技术课题相关研究。实验室主要从事路面新型材料和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复杂环境与特殊土路基设计理论与新技术及道路勘测设计新技术等三大研究领域。 实验室现有在职(含兼职)人员37人,其中教授23名,副教授7名。研究人员具有博士学位获得者共33人,占固定人员总数的89%。实验室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等多名高层次人才。 实验室建筑面积逾1710平方米,拥有一批先进的路面材料与路面状况测试设备,科研仪器设备202(台/套),仪器设备原值达3600万元,试验能力和研发能力位居西南地区前列。近五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交通运输部、教育部及四川省科技厅和企业合作等大批科研课题13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约800万元。目前实验室已成为西南地区道路工程领域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培养凝聚高层次科研人才、开展国内外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为四川乃至西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实验室数据
科学研究:近五年来,实验室先后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铁联合研究基金项目、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中国铁路总公司重点项目、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及科技厅项目和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共计137项,总经费约4000万元,其中纵向项目共41项,其他各类项目共96项。获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铁道科技奖二等奖2项、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项、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中铁二院工程集团科学技术成果奖一等奖3项。实验室在国内外专业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150余篇;参编专著、教材、规范等学术著作10余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