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营简介
一、学院概况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历史悠久,其前身为唐山路矿学堂于1931年成立的矿冶系。1946年矿冶系分为采矿工程系和冶金工程系,1951年建立材料工程系,1952年院系调整时,材料学科调往他校。1979年西南交通大学恢复组建了材料学科,1985年成立材料工程系,2001年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90年来,学院孕育了一大批卓有建树的材料学科专业人才,包括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和16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
学院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4个本科专业,下设金属材料系、材料加工系、高分子材料系、生物医学工程系,构建了涵盖“本—硕—博”3个教育阶段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大类培养、专业培养与茅以升班(卓越班)个性化培养相结合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工学硕士、工程硕士、工学博士、工程博士4种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通过了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2个专业获批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在校学生人数超过220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84人、硕士研究生超过738人、本科生超过1300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共有教职员工160多名,拥有专任教师120多人,其中教授39名,副教授53人,博士生导师39名、硕士生导师97名。同时,学院拥有一大批高层次师资人才,其中,双聘院士2人、国家级人才8人,国家特聘专家5人(含青年人才3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6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人才9人,四川省师德标兵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0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8人,四川省特聘专家16人。
学院科学技术研究领域涉及生物材料及其表面改性、功能高分子与复合材料、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高速铁路关键材料、表面工程及生态环境材料、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等。近5年,学院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国防预研基金及重大产学研合作等重要科研项目300余项,年均到校科研经费达到3000万元以上;发表SCI、EI等检索收录论文1000余篇,其中高被引论文数在全校名列前茅;获得发明专利100余项。学院教师在2016—2021年度连续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学院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稳步提升,材料科学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top 1%(0.21%),以材料学院为主要支撑的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top 1%(0.63%);此外,学院还作为主要支撑力量之一,支撑学校工程学科进入全球top 1‰;
二、活动内容
1、学院历史沿革介绍:介绍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发展历史,以及在人才培养、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成绩;
2、学术讲座:邀请学院知名教授、学科带头人做专题讲座;
三、活动形式及时间
1、活动形式:因受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影响,2022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将以“线上”形式开展。
2、活动时间:2022年7月4日,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3、专业宣讲:各系所负责人介绍专业研究方向、专业实验室以及研究生毕业去向等。